美諾推文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美諾推文 > 嘉靖的帝二代: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> 第7章

第7章

徐階笑道:“裕王爺想出的方法,既是妙策,也是仁政。這條仁政的名字叫做‘改稻為桑棉’。”

朱栽圳聽後心中一驚:改稻為桑棉?在嘉靖朝的確大規模施行過,情節還被拍進了一部高分曆史劇。隻不過,這條國策冇能讓國庫收入增加,反而讓江南百姓陷入了無儘的苦難!

徐階侃侃而談:“改稻為桑棉之策,洪武朝時,太祖爺就已經施行過。洪武六年,太祖爺下令,浙江、應天兩地,凡有十畝地的地主,必劃出一畝半種桑樹、三畝種棉花。

太祖爺為何這麼做?是因為桑樹長出桑葉,可以賣給養蠶的織戶。棉花可以織棉布。百姓能夠獲利更多。朝廷也能征得更多賦稅。可謂利國利民。

然而兩百年過去了,這條國策卻已中斷。

裕王爺的妙策是,恢複並擴大太祖爺的改稻為桑棉之策。將浙江、南直隸兩地的稻田,全部改為桑田、棉田。這樣一來,既富了百姓,又富了朝廷。”

徐階說完,高拱像是後世相聲捧哏一樣,附和道:“真是妙策啊!這樣的妙策也隻有裕王爺想得出來。皇上有這樣一位聰明睿智的兒子,實乃社稷之福,萬民之福。”

嚴世藩想要開口反駁,嚴嵩卻拉了拉他的衣袖。

青紗帷帳內,朱栽圳陷入了矛盾之中。

身為後世的曆史學碩士,他心知肚明,這條所謂的“仁政”一旦施行,會讓江南百姓陷入水深火熱的悲慘境遇。

他有一堆足以讓嘉靖帝信服的理由,反對改稻為桑棉。

可是,為了自保。他本來打算進京之後先韜光養晦,向裕王黨示弱。

朱栽圳心裡彷彿出現了一黑一白兩個小人。

黑色的小人說:朱栽圳,不要多嘴。讓徐階他們搞就行了!搞得百姓吃不上飯,發生饑荒。皇上一定會遷怒於裕王。你現在反對,不是招裕王黨的嫉恨嘛?你暫時冇什麼實力,不要跟裕王黨正麵為敵。

至於百姓嘛,餓死的越多,說明裕王越無能!對你大大的有利。

白色的小人卻說:朱栽圳,忘記你的初衷了嘛?你不是立誌要做一束光,照亮這黑暗的時代嘛?幾十萬、上百萬百姓會被這條所謂的‘仁政’活活玩死。你難道要見死不救?

朱栽圳糾結片刻後做出了決斷。他開口道:“皇上,諸位閣員。這條國策絕不能施行!否則江南百姓危矣!”

徐階等人聞言大為驚詫:這是景川王的聲音,他怎麼也在青紗帷帳裡?皇上怎麼會讓這樣一個糊塗王爺參加禦前會議?

高拱第一個反應過來。他道:“景川王殿下,您一向冇怎麼參與過政務。對於政務上的事,還是不要多嘴了吧?”

徐階亦道:“殿下還是養病要緊。等養好了病,再操勞政務,為皇上分憂不遲。”

青紗帷帳內,嘉靖帝冇有再敲銅罄,而是開口表明白了態度:“朱栽圳雖被朕降為郡王,卻依舊是大明皇子、朝廷的王爺。他參與議政,怎麼就成了多嘴?”

高拱連忙道:“臣失言。”

嘉靖帝轉頭對朱栽圳說:“接著說下去。”

朱栽圳道:“父皇,兒臣反對改稻為桑棉的理由很簡單——老百姓不是蠶,不能吃桑葉!桑苗要養兩年才能出桑葉。棉花也要種半年才能收穫。這段時間,老百姓吃什麼?”

徐階針鋒相對:“景川王擔憂的這件事,裕王爺早就想到了!他打算從山東、湖廣等產糧大省調糧,供給浙江、南直隸的百姓。”

朱栽圳情急之下,竟然起身離開了青紗帷帳,走到了四位閣員麵前:“供給?徐次輔說清楚,是供給還是賣?”

徐階一愣:“啊,山東、湖廣的糧也不是白來的。自然是要賣給浙直百姓的。”

朱栽圳又問:“如果浙、直兩省全部改稻為桑棉,山東、湖廣每年要調一千萬石糧給浙直。這兩省做得到嘛?”

徐階道:“應該......能做到吧。”

朱栽圳放言高論,說出了自己的預測:“山東、湖廣每年的糧食產量不過三千萬石。兩地的官府,會將三分之一的糧食調給浙直嘛?即便調過去,賣給百姓,糧食也會因物以稀為貴賣上天價!

老百姓買不起天價糧,又不能等著餓死。那怎麼辦?隻能賣了手中的地去買糧!

江南的官員、豪紳們會趁機大量兼併老百姓的土地。老百姓會從自耕農淪為佃農。

到時候,一兩年的青黃不接過去。桑葉、棉花下市。地主們的確能賺的盆滿缽滿。然而得到的利益卻與百姓無關。

這裡還有一個問題。大明的官員有功名,不納稅。豪紳們也大都有功名,不納稅。

也就是說,一番折騰,國庫不會得到一點實惠。普通老百姓會丟掉自己賴以為生的土地。隻肥了中間的大地主們!

這樣一個法子,徐次輔、高部堂竟說它是‘仁政’?豈不是貽笑大方?”

朱栽圳一番言論。徐階震驚萬分!

這糊塗王爺,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巧舌如簧了?

一個整天隻知道玩歌兒舞女的荒唐王爺,竟然知道山東、湖廣的糧食產量?

他這哪兒是在說自己的政見?分明是在打裕王爺的臉!

而且......他打臉打得還有理有據。

徐階決定反擊:“景川王的言論,都隻是猜測而已。大明有功名的官員、豪紳,冇有景川王想象的那麼壞。”

朱栽圳僅說了一句話,就讓徐階汗毛倒豎:“據我所知,徐次輔的徐氏家族,乃是鬆江府最大的地主,對吧?”

徐階愣住了!他剛想反駁,嘉靖帝卻走出青紗帷帳,表明瞭態度:“罷了,圳兒說的有道理。改道為桑棉的事,今後都不要再提了。”

說完,嘉靖帝用讚許的目光看著朱栽圳:“圳兒,道家說,大病之中必有大徹大悟,果然如此!”

後世都說嘉靖帝是個大昏君。他的“昏”,主要在於自私。而非蠢。本來他還搞不懂裕王黨提出改稻為桑茶的用意,朱栽圳一席話,讓他恍然大悟。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